臺灣居民原來也受到了入土為安與風水觀念等傳統觀念的影響,辦理先人後事仍然多以土葬為主,造成了濫葬現象。但由於社會結構改變、環保意識抬頭,民眾重視公共衛生與生活品質,再加上臺灣地狹人稠,而可供使用土地面積又極為有限,對土地利用的需求十分殷切,尤其在中高度發展的縣市更是如此;在這種情況下,取得土葬用地十分不容易。舉例來說,雖然目前臺北市火葬比例已超過九成,但仍有納骨塔興建及骨灰處理等後續問題,更不用說傳統土葬所需的墓地了。和傳統土葬相比,火葬這種形式較適合快速變化的經濟和社會關係,不但可以節省用地與喪葬費、更能改善民俗、簡化喪葬儀式,減少喪葬活動對自然環境的衝擊,並促進環保意識。
目前的火化方式費用屬於平價,儀式莊嚴、簡單而隆重,有益環境清潔衛生,不過度佔用及浪費土地資源,也不必作墳及看造墳風水,減少停柩時間。火化後若供奉於靈骨堂塔內,依照個人的傳統及宗教信仰,可有定時及相關節日的誦經安排,達到慎終追遠之目的。